明朝的一个暑期,在关东的一个小村子里,住着一个名叫阿苏的小男孩。他自打记事起,就知道父母在他刚出生时便离开了人世,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活在世上。若不是村里的宫婆婆收留,或许他连活下来的机会都没有。宫婆婆是村里颇有威望的神婆,精通一些驱邪避祟的小法术,村里人都对她心怀敬畏。她亲手为阿苏缝制了一件小皮袄,用的正是罕见的黄皮子皮毛,细腻柔软,冬日里穿着格外暖和。平日里,宫婆婆总会一遍遍叮嘱阿苏,天黑以后尽量不要在外乱跑,也不要轻易和村里其他孩子起冲突,遇事一定要学会忍让。阿苏那时并不理解她的良苦用心鼎配配资,只觉得婆婆似乎太过小心谨慎。
直到他八岁那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他彻底知晓了自己的身世,也明白了婆婆话语背后的深意。
阿苏无父无母,自然常常成为其他孩子的笑柄。村里有个大他三岁的孩子王,仗着人多势众,经常领着一群小跟班欺负阿苏,嘴里骂着“野种”,还会扔石头、抹泥巴,惹得阿苏浑身脏兮兮。那天,阿苏终于忍不住,红着眼冲上去和孩子王扭打成一团。可他年纪小,力气又弱,很快就被压在地上,额头还磕破了,鲜血直流。幸好宫婆婆及时赶来,严厉喝止了众人,甚至要求孩子王当面向阿苏道歉,神情之严肃,让在场的人都不敢喘气。
展开剩余71%可孩子王十分倔强,死活不肯低头认错,挣脱了婆婆的手,撒腿就跑回家去了。宫婆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,神色凝重,像是预感到不祥之事。果不其然,第二天一早,村子里传来噩耗——孩子王失踪了。大人们找了一整天,才在后山的草丛深处发现了他的尸体,浑身布满了咬痕,惨不忍睹,仿佛被野兽活生生撕咬而死。
孩子王的父母悲痛欲绝,想到儿子死前与阿苏有过冲突,便怒气冲冲地上门质问,怀疑是阿苏下了毒手。宫婆婆把阿苏护在屋里,挡在门前冷冷说道:“别忘了八年前的事,若是想活命,就别再欺负这孩子!”这句话让众人面面相觑,似乎想起了什么往事,神情复杂,最后什么也没说,悻悻离开了。
阿苏却满心疑惑,忍不住追问婆婆。婆婆沉默良久,终于带他进了屋子,指着供奉在神龛上的灵位——那正是阿苏去世的母亲。原来,阿苏的母亲周氏是个外乡女子,性子坚韧鼎配配资,丈夫是个猎户,却在她怀孕时遭遇意外身亡。周氏孤身一人,挺着大肚子做零活维生,村民们因她是外来人,对她并不友善,唯独宫婆婆会时常接济她。
直到某日,几个年轻猎户慌张回村,说撞见了“黄鼠狼娶亲”。黄皮子在东北被视为五仙之一,灵性极高,最是记仇,宫婆婆听后大惊失色。可那群猎户竟得意洋洋地说,他们射杀了披嫁衣的黄皮子新娘。当天夜里,整个村子的人都做了同一个噩梦:愤怒的黄皮子要求村民交出一个女人做它的新娘,否则全村都得死。
惊恐之下,村民们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待产的周氏。宫婆婆极力反对,甚至提议请高人想办法,可几个心怀私念的人害怕拖延惹祸,竟收买了接生婆,导致周氏难产而亡。她的遗体被抬进山里,亲眼所见的村民说,七八只黄皮子将尸体抬走,从此再没回来过。
宫婆婆心痛不已,收养了阿苏,并告诫全村人必须护着这个孩子。原来,阿苏的母亲成了黄皮子的新娘,黄皮子家族因此庇护着阿苏,凡是欺负他的人,夜里必遭报应。
真相大白后,阿苏又悲又怒,心里生出报复的念头。宫婆婆轻轻拥住他,语重心长地说:“孩子,仇恨只会无休无止,你娘若在,也不愿你被怨念吞噬。”
那天夜里,阿苏梦见了母亲,母子相拥而泣,仿佛多年压在心头的孤寂与思念鼎配配资,在梦中得到了片刻的慰藉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